【查無此人】 324行政院暴力驅離事件 七週年展覽
2021/3/18(四)-3/24(三)
地點:濕地3F(104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10號3F)
#免費入場 #國家暴力 #查無此人
2014年,台灣發生318反黑箱服貿事件,後續不但影響了台灣社會參與公共事務的環境,也深化了許多對民主法治的討論。運動固然帶來的刺激與改變,然而,運動期間最讓人驚駭的324行政院暴力驅離事件,卻沒有在這波改變之下,因此獲得相對符合正義的結果。
324行政院驅離事件當晚,眾多現場和平靜坐的民眾受到員警以警棍、警盾毆打、剁擊,救護車整晚穿梭,各家媒體也徹夜報導,但面對這樣大規模的國家暴力,至今不僅無任何施暴員警遭到行政懲處或刑事追訴,甚至當日下令或現場指揮驅離行動之長官皆無任何人出面負責。
運動至今不過七年,與我們如此靠近的社會運動中所發生的國家暴力,仍然在重蹈有被害人、無加害人的覆轍,固然讓我們非常遺憾,但透過後續追究的行動,許多重要的歷史片段仍被記錄下來。司改會在七年前組成義務律師團協助受傷的民眾,一直堅持到今天,我們希望把這樣發生在台灣的不遠的歷史以藝文的方式轉化,呈現在大家面前,不要讓當晚的暴力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遺忘。
同時,此刻,在東亞各地,不論是香港、泰國、緬甸,許多反抗威權的運動也正在進行,台灣民間社群如何在運動過後透過各種方法,保存並延續運動的意義,也是重要的經驗,我們希望分享給大家。
■「查無此人」的第一層意涵
「查無此人」的「此人」指的是323當晚蒙面、遮隱身份識別的施暴員警,也是指當晚驅離行動指揮鏈上的指揮官、警察長官、行政長官。這些隱身在歷史真相背後的人們,七年後的訴訟結果宣告,查無此人。
有被害者,卻找不到加害者,這樣宛如威權時期的鬼故事,在與我們如此靠近的社會運動中發生著。
■「查無此人」的第二層意涵
「查無此人」的第二層意涵,則是希望帶大家看見,國家暴力的被害人徘徊在司法案件中七年,用自己的生命,試圖探詢與追究當晚的真相。在台灣,這些人可能不會被消失,但從歷史看來,這些不記得姓名、臉孔的無名抗爭者,支撐了運動,甚至付出了法律上的代價,卻往往被遺忘。在歷史上,查無此人。
我們想要記住這些,為守護台灣民主勇敢走上街頭的抗爭者。
查無此人,是無從究責的現實,卻也是此時此刻, #我們能夠用我們的記憶避免的結果。
*相關系列講座與活動將陸續釋出...請參:https://www.jrf.org.tw/articles/2019
#主辦單位
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
#合辦單位
法律白話文運動
台灣人權促進會
台灣教授協會
經濟民主連合
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
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TYAD